在應對環(huán)境污染與氣候變化的全球背景下,煤炭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。應該如何實現(xiàn)煤炭的清潔化利用?中國煤炭的峰值又會在何時到來?未來中國乃至全球的煤炭消費將是怎樣的走勢?這些問題都成為行業(yè)內外關注的焦點。
1月8日,國際能源署(IEA)、《第一財經日報》、第一財經研究院在北京聯(lián)合舉辦了《2014煤炭市場中期展望報告》中國發(fā)布會。IEA天然氣、煤炭和電力市場部門主管拉斯洛·瓦羅帶來了關于“煤炭市場中期展望”的精彩演講。與會嘉賓對該報告進行了點評,并對中國煤炭發(fā)展現(xiàn)狀與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解讀。
中國煤炭消費占全球一半以上
回顧2013年,煤炭是一次能源中新增數量最多的能源類型,也是增長最迅速的化石能源,提升了其作為第二大一次能源類型的地位。這種趨勢是受煤炭作為主要的發(fā)電燃料驅動的。2013年美國較高的天然氣價格帶來了煤炭需求的回升,而歐洲較低的電力需求和增長的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擠占了燃煤發(fā)電空間,導致整體煤炭需求較上一年下降。煤炭需求正向亞洲轉移,貿易流通也隨之變動,諸如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具有影響全球市場的潛力。
中國已是世界煤炭第一消費大國,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。2013年中國煤炭增速又一次超過了全球煤炭需求增速,在未來若干年中,中國仍將保持煤炭大國的地位。預計在展望期內煤炭需求年增長率將達2.6%,中國會比其他國家有更多的煤炭需求增長量。但是,之前煤炭產量、消費量、進口額各項指標均有增長的時代將不會再度上演。受價格的變動和政策更新的影響,煤炭進口可能在任何時間下降。另外,在之前中國經濟和煤炭需求迅猛增長后,中國已進入到一個更加平穩(wěn)發(fā)展的階段,經濟增速放緩、能源強度下降及能源類型多元化的提升,將抑制中國煤炭消費的增長。
要計入煤炭帶來的外部成本
中國能源問題必須樹立“三觀”,即全球觀、全局觀、環(huán)境觀。
第一是要有全球觀,中國所有的能源問題必須納入到全球來看。有一些基本的觀念根深蒂固,認為能源是稀缺資源,是高價的。事實上,能源就是一種普通的商品,受市場供需關系左右,受市場的制約很大,所有的能源政策、發(fā)展路線都要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。
第二是必須要有全局觀,如果將更多的煤炭用于發(fā)電,將擠占水電、核電、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的發(fā)展空間,因此,要從全局出發(fā),不能各說各話。
第三就是要有環(huán)境觀。過去的能源供應幾乎沒有考慮環(huán)境問題,只需要保證供應。但現(xiàn)在這種情況已經發(fā)生轉變,需要更多地考慮諸如環(huán)境等問題。
中國目前有些事情和世界常規(guī)是不一樣的。首先,在世界煤炭消費減少時中國增加煤炭的進口,自2009年開始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。其次,中國已成為尿素、鋼鐵這樣的高耗能產品的最大出口國之一。這些都是靠煤炭消費而來的,中國煤炭比較便宜,而貿易轉移也帶來污染轉移。目前的能源政策導致鋼鐵、化肥等生產相對便宜,增加煤炭消費帶來的外部成本并沒有算入其中。
煤炭在中國能源中的長期地位是不容撼動的,控制煤炭消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(xiàn)的。但是,煤炭一直在強調自身必須有多少產量,一個行業(yè)不需要依靠完全產能發(fā)揮才能盈利,通過控制產量,使產能發(fā)揮在一個較好的工業(yè)規(guī)模條件下就足夠了,但要讓煤炭這個行業(yè)有一定的盈利水平,因為它是中國能源的基石。我們必須要保持健康發(fā)展的環(huán)境,煤炭也是一種商品,需要回歸到市場,要市場承認其商品地位和環(huán)境成本,生產者是無法左右市場的。
另外,中國要實現(xiàn)煤炭的清潔利用有三個關鍵性問題:第一,必須承認煤炭的環(huán)境成本;第二,要有嚴格標準把控,提高排放等標準,環(huán)境問題自然可以得到解決;第三,有了標準就有了市場,市場就會推動技術發(fā)展、拉動創(chuàng)新。因此,解決煤炭污染要做到提高認識、加強標準,并讓市場來選擇技術。
未來煤炭仍是中國的主要能源類型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,自2009年以來中國又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,煤炭對于中國來講是一種主要的能源類型,也是支撐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動力。改革開放30年來,中國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與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支撐是分不開的,同時,其還支撐了電力、鋼鐵、水泥等中國主要基礎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在未來較長時間內,煤炭仍將扮演中國主要能源的角色。煤炭是廉價能源,是支持經濟發(fā)展過程中代價最低的能源;谀壳皣鴥雀黝惸茉吹牧闶蹆r格,同等發(fā)熱量下,煤炭的成本優(yōu)勢凸顯。因此,對于中國,煤炭在短期內還應該是支撐經濟發(fā)展的主要能源。
對于煤炭自身,經過十幾年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是能夠清潔利用的。近兩年,有的電廠通過超低排放技術的改造后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及煙塵等的排放標準甚至低于天然氣電廠的排放標準,使得煤炭的清潔和高效利用得以實現(xiàn)。
另外,考慮到國家能源安全供應問題,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中煤炭占比最高,在已發(fā)現(xiàn)的資源儲量中煤炭比例高達90%多,石油、天然氣的比重相對較少。因此,保持一定比例的煤炭,特別是在今后一段時期內,對于國內能源穩(wěn)定供應是非常必要的。
在新的發(fā)展時期,特別在當前“新常態(tài)”下,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國家的經濟結構、發(fā)展模式及能源結構等方面進行調整之時,煤炭消費峰值出現(xiàn)期顯得若隱若現(xiàn)。
從國家的經濟結構轉型來看,中國的經濟要從過去依靠速度、數量和粗放的發(fā)展方式,轉向追求質量、效益、集約型的發(fā)展方式。這種發(fā)展方式的改變將帶來經濟發(fā)展所需的單位能源需求、消耗強度下降。
從能源結構調整來看,目前國內的水電、核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比重發(fā)展較快。國家在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和相關的政策里,也提出對煤炭實施區(qū)域的總量控制以及提高煤炭的清潔、高效利用水平,并且有相關技術和政策支撐。因此,在今后一段時期,煤炭的消費總量還會有所增加,但煤炭消費的增速會大幅下降。
我們初步測算中國煤炭消費可能到2030年左右達到平臺期,還有一定的增長,特別是最近要建設14個大基地、9個千萬千瓦級的煤電基地等。因此,未來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有可能由目前的66%左右逐漸下降到60%,甚至還會更低一些,但即使到2030年,恐怕煤炭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依然在50%以上,仍是中國主要的能源類型。但在那時煤炭的清潔、高效利用水平會得到提升,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。
經濟新常態(tài)帶來能源消費新常態(tài)
2014年12月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經濟發(fā)展進入到一個新常態(tài)。今后一段時期,經濟速度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向保持相對放緩速度轉變,經濟結構將由增量擴能為主向做優(yōu)增量進行調整。
今后,中國煤炭消費增速將由十年前的10%左右回落到3%左右,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緩將成為能源消費的一個新常態(tài)。2014年1月至10月份,煤炭及下游行業(yè)低迷,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1.55%和1.64%,煤炭進口量同比下降7.7%!赌茉窗l(fā)展戰(zhàn)略行動計劃(2014~2020年)》明確了中國能源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方針,堅持節(jié)約、清潔、安全的戰(zhàn)略。根據此報告,到2020年國內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將達到42億噸標準煤,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標準煤左右,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%以內,煤炭仍將是中國的主要能源。
解決霧霾問題需要進行綜合治理
煤炭作為中國主體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內難以改變。中國具有“煤多、油少、缺氣”的資源稟賦情況,煤炭是一種比較廉價的能源。按照發(fā)熱量講,煤炭較之石油和天然氣是廉價的;電力方面,燃煤電廠的發(fā)電成本約為太陽能和風能的一半,大概是核能的1/3多。如果將更多的燃煤發(fā)電使用核能、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替代,那么國家需要用于財政補貼的數額恐怕是中國目前這種發(fā)展階段難以承受的。
中國未來的經濟發(fā)展速度會由原來的高速發(fā)展變?yōu)橹械退侔l(fā)展,經濟發(fā)展對能源的硬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。盡管隨著產業(yè)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,彈性系數可能會有所降低,但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對能源需求的持續(xù)增長是不可避免的。煤炭作為主體能源地位難以改變。
事實上,煤炭是可以清潔利用的。目前,除了焦煤用于煉焦之外,大部分煤炭都用于燃燒。通過提高現(xiàn)有電廠或新建燃煤電廠的排放標準,可實現(xiàn)煤炭清潔化利用。如果提高一般工業(yè)鍋爐的燃燒效率,可節(jié)約煤炭消耗從而減少污染。
另外,對于解決霧霾問題,要做到綜合治理,僅靠“去煤化”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現(xiàn)在很多人把造成霧霾的責任歸咎到煤炭身上,這樣認識問題是不全面的。解決霧霾問題需要通過煤炭的清潔化利用、石油的升級換代以及節(jié)約能源等,需要一個全面統(tǒng)籌的解決辦法。
煤炭消費可能在2020年達到頂峰
按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比例,煤炭是第二大能源,之前預計天然氣會取代煤炭,但以目前來看,這在近期、中期恐怕還不會實現(xiàn)。煤炭消費還會持續(xù)增長,保持其第二大能源的地位,甚至有可能會挑戰(zhàn)石油第一大能源的地位,這對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(zhàn)。
就中國何時達到煤炭消費峰值這一問題,目前國內基本上有三種觀點:第一種觀點認為目前中國煤炭消費已達頂峰;第二種觀點認為要到2020年左右;第三個觀點認為要到2030年。
對于中國來說,煤炭利用數量太多,涉及霧霾、水資源、公眾健康等問題,能源不轉型也將使經濟轉型變得非常困難,整體經濟結構將是高碳、高污染且低效率的。煤炭的系統(tǒng)效率僅為32%,而整體能源系統(tǒng)效率是36%,相差4%是由煤炭利用太多造成的,中國需要比其他國家投入更多才能產出同樣單位的GDP。另外,根據我們的測算,煤炭造成的外部成本是260元/噸,高于其他能源造成的外部成本。
我國鋼鐵、水泥的生產量將在2018年、2019年達到頂峰,這兩個部門很可能會在2019年達到煤炭消費頂峰。電力方面,2015年應該不會再有新的煤電廠。另外,如果煤化工的發(fā)展能受到一些制約或是能實現(xiàn)更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那么煤炭消費下降是可能的,F(xiàn)在我們要做的是如何使煤炭利用變得更清潔化、低碳化。
我們認為到2020年煤炭消費將達到頂峰,所占比例到60%以下,在此期間有一個逐步下降的平臺期,到2030年將會有比較迅速地下降,2050年我們希望看到煤炭只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%。 (來源:第一財經日報)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jgcyb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m.jgcyb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jgcyb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